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205.7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咨询电话:

13384315653

首页 > 行业热点 > 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4-07-09 17:39      点击量:1736  评论(0人参与)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在闭幕不久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展品融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元素,成为智能经济深度改变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赛迪论坛上,与会专家也对智能经济的发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如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值得关注与分析的。

  所谓智能经济,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即由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驱动后与经济深度融合、在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2019年3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这类经济形态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创新了经济模式和业态,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还有助于土地、劳动力生产要素紧缺以及成本上升等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端,智能经济主要表现为运用智能技术配置与整合生产要素,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智能管理与决策提升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消费端,智能经济则主要表现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智能产品,这些产品从想象变为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智能经济规模增长迅速,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增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但也要看到,我国智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关键技术的创新资源分散、投入资金大,高端技术受制于人;实体经济一些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智能化渗透还需要一些时间。对此,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地根据具体情况有效把握实体经济是根基、智能经济是引擎的关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产业的效能效率,创造新价值,提升竞争力。

  第一,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的建设,提高算力水平,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扎实推进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推广智能算法的开发与应用,让高级智能算法融入开源开放的深度学习和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中,增强智能经济软实力。

  第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前沿的智能科技为支撑、以算法和算力为核心的智能经济,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应更新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增强产业化领域的智能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关注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加强有效监管。经济数据的流动尤其是跨境流动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数据权益保护。当前,智能经济发展面临“大数据杀熟”“强制消费”“信息茧房”等滥用数据或算法的现象,不仅侵犯个人信息和数据权益,而且会对个体认知和决策产生不当影响,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前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已经提出一些法律层面的约束。接下来,还要继续规范数据流动和算法应用,创新人工智能实时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生产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构建安全的智能经济生态圈。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供应信息 企业名录 行业展会 新闻资讯 求购信息 关于我们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长春三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000449号-2